查看原文
其他

摸索与成长:我们的艰辛改稿路|作者手记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9-06

以顺利约访为起点,一转眼已冬末变初春,我们的稿件历经了近四个月的时间。3月中旬,初稿完成后,开头的顺利没有继续延续,真正的“伤筋动骨”才刚开始。足足一个月内,这篇稿件被反复修改、补充和调整,遭受了反复打磨之后终于诞生。通过作者手记,我们反思和总结这个充满波折的过程,再次还原当下的思考。

# 作者手记 #

郭眉含

我和《一个万人小区决定推倒重建》的缘分,要追溯到半年前。

2023年8月21日,经历了三天的惴惴不安后,我收到了解困案例库三期的入选消息。第二天,《一个万人小区决定推倒重建》发布。这篇来自「极昼工作室」的“10万+”爆文,同它的“前辈”们一样,刷屏了我的朋友圈。我初读时就挺喜欢这篇文章,自拆自建作为旧城改造中较具有开创性的做法,本身是让人眼前一亮的选题。作者在将具体事件同宏观政策联系的同时,用细腻平实的笔触勾勒了自拆自建行动中的众生像。

加入解困案例库后,我参与的第一次案例筛选的议题是城市建设。彼时,这篇文章发布二十多天。从我当时对解困式报道的理解看,尽管报道主要从居民角度出发,只呈现了单一的解困路径,且改造行动的结果还是未知数,但是对自拆自建行动细致深入的描述及其开创性、启发性,可以被称为一篇不错的解困式报道。在和我的搭档交流后,我们决定将这篇文章作为本次分析的案例。

同时,我也很好奇文章背后的故事:这个选题是如何被发现的,城市规划类的报道应该如何操作……很幸运,通过解困案例复盘系列,我得以直接向作者寻求答案。

做稿有些艰难。在采访完作者后,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复盘文章内容可能会比较贫乏,这源于我们最开始忽略的问题。尽管周航老师一一解答了我们的疑问,但他对解困式报道并不了解,而解困案例复盘的重要关切,是聚焦解困式报道的采写方法论。

这或许可以被解释为作者和读者的错位。作为作者,周航老师用较常规的操作流程完成了这篇稿件,他的出发点是解释这件“新鲜事”;而我作为对解困式报道有些了解的读者,在固定议题的驱动下想起这篇稿件。我可以认为这是一篇解困式报道,但将作者的叙述套入解困式报道的操作逻辑中,会让我怀疑复盘文章是否同作者的初衷相去甚远

这是我第一次操作类似于专访的稿件,在构思和写作上有力不从心之处:框架构思陷入僵局;刻意保留的口语化回答,成了编辑提及的稿件问题。反复的改稿,慢慢将做稿热情消磨殆尽,许多不起眼的隐患最后酿成棘手的问题。这并非一次成功的实践,但也给予了我宝贵的经验。

陈雨歌

采访:在采访提纲的撰写上,我们遵循了常见的思路,尝试复盘整个稿件从选题到成稿之后的操作过程。但是,在采访中,我们对每个问题的提问缺乏及时的细节追问,并且,宽泛的问题非常依赖采访对象的个人讲述。在稿件过去一段时间的前提下,周航老师可能存在记忆上的模糊,导致述说的内容并不是特别丰富和完整,相对被动,需要靠我们在采访中的追问来引出更多的内容。这点,我们缺乏及时的应变和临场,导致第一次采访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这一点,我们通过后续的补采进行了补救。

还有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在明知我们采访的周航老师对解困式报道的概念不是很清楚的前提下,我们的采访提纲没有针对这点做出适当的设计。即使没有概念指导,解困式报道的操作背后依然能反映作者的问题意识,依然有采访的抓手。但是,我们的第一次采访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是困在既有的解困思路中进行提问,导致采访效果不佳。

写作:整理采访记录时,在理清口语表达的条理后,我会习惯性保留具有作者自身特点的表达方式,导致稿子内容比较口语化,被编辑反复打回修改好几次。但我只以为表意通顺、逻辑清楚就足够了。直到看到小贝改的最后版本,我才真正意识到深度营对书面用语的要求是怎样的——除了理清基本条理,还需要在原有的内容基础上,做提炼升华性质的润色,使其更接近方法论的意味。

这一点,最后发给周航老师检查时也反映了出来。周航老师修改完之后,感叹了一句我们的文字风格偏向书面化,关于这一点,他也认为是源于各平台的不同要求。这也启发了我,除了要有自己对稿件的理解之外,遇到不理解的修改意见,还要把平台风格作为因素考虑进去,及时提出疑问。

其次,在结构组织上,对话稿的关键是如何排列、归纳对话内容。我们先按照提纲的思路分成三部分整理,从选题采写到公共价值。但由于各板块内容较难撑起单独的部分,于是,在编辑的帮助下,经过整合,问题的排列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并且,每个问题之间建立起了逻辑上的串联,更有方法论的系统性。对此,我的反思是我们对整个采访内容的考虑和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只做到对话的形式,没有考虑到整体的布局和呈现。

钟宸

在我初次进行的解困复盘采访中,我完整地参与了一篇复盘从案头、采访提纲、采访、撰稿、补充采访的全流程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困难重重,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所幸总监和编辑提供了很多帮助,让我这个新闻小白的作品最终成稿。如果说在做稿之前我对“完成度优先”这一建议还存在疑惑,那么在完成之后可以说我已然将其作为撰稿很重要的“准则”。

作为一个小白,在本次撰稿中我总结出以下经验:

1. 完成度优先:一篇稿件需要少则两周、多则一个月甚至数月的努力方能完成,这一过程无论是编辑还是记者,以及在幕后的总监,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沉没成本。我们这篇稿子历经数次打回重造,改到最后早已记不清有多少个版本。在这个过程中,我发觉自己最担心的不是能否变得更好,而是担心能否出稿。这是我的第一篇稿子,我自然对其怀有很大的热情,但在各种情况的影响下不得不承认我的热情逐渐消减,信息回复也不再及时。一次次的打回对我挫败很深,但也让我意识到我们工作的不完善和完成度的重要性。完成度不充足可能会让所有人的努力付诸东流,所以在后续的撰稿我希望能将这一准则放在第一位。

2. 遵循全流程新闻专业主义:我们三人都是第一次接触稿件复盘,经验较为匮乏,因此在流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准备案头工作时,我们仅仅是对报道进行了细读,没有具体了解报道中出现的政策、观点以及报道出现的背景,导致后续的采访提纲并不能充分激起采访对象的表达欲望,这导致在采访中老师言简意赅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在初期,我们认为这是因为老师将稿件作为一篇平常的稿件操作,因此没有太多可挖掘的故事。但随着我接触更多的稿件工作,我发觉可能是自己没能做好案头工作和采访提纲,没能提出激起老师的表达欲望。在初采之后我比较了其他的解困复盘,注意到稿件内容匮乏的问题,却仍将其上交编辑修改,最后被打了回来。我也在这一过程中因稿件操作时间过长出现了很多怠工的情况,回看稿件,或许就是我对新闻专业主义不够遵循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3. 稿件的其他问题反思:在稿件审核中,两位总监以及小贝不止一次提到我们存在口语化问题,但直到一位总监亲自帮我们修改,我才真正发现问题出在哪里。编辑和总监能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稿子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由此我也理解了遵循严格的稿件产出流程的重要性。

及时响应也是做稿过程中需要注重的,总监曾跟我开玩笑说,可以不做但必须及时回应,让我知道你看到了信息。我在做稿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这点,一个人的拖延会导致整个周期的延迟,当有人没有及时响应时可以私聊或通过群内@的方式找人。

必须将自己的稿件通读至少十遍以上是我最深的感悟。我会发现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其实是我们自己对稿件不熟悉。当编辑提出一个问题有时候我甚至需要不断回想才能知道她在说的是哪一部分。这导致了沟通成本的上升,也使我们不能完全达到修改要求。

以及在过程中总监也提醒了很多细节问题(批注未删除、标题摘要未改等),我注意到却未能解决,造成了很多问题。我必须再一次感谢总监对我们的包容和耐心,如果不是两位负责任的总监的努力,我们的稿件很可能就要付诸东流。

廖璜

作为稿件的编辑,没想到编写一个稿子比我想象中难。这篇复盘是在2月初定的内容,一晃两个月过去,这篇稿子经过几次的修正和讨论才终于完稿。稿件的复盘其实也相当于一次重新的阅读与写作,是一种在金矿中摸索纹理的过程,每一个纹理下,都是原作者的用心,需要我们这些后来者细细体会。

稿件在编辑过程中,我觉得最大的错位也许是我们作为预设者对原作者的预判,当然这是写作普遍会遇到的问题。我在想也许复盘的预设也正是一篇稿件给予我们这些读者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们最想挖掘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便我们摸索出来的不是原作者原本的挖掘纹理,但顺着我们在原基础上复刻的纹理,在另一种意义上又何不为另一种创造呢。

稿件变动最大的地方是结构的调整,从原来的三部分调整为两部分,在调整的过程中也是我们思路渐渐明晰的过程,由此我们也才可能尽力拼凑出一副有意义的画卷。作为编辑,在跟进稿件过程中,有脱节的地方需要反思,需要跟进,需要讨论和梳理。很开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稿件得以呈现,我本人在其中也受益匪浅。

封面来源:Pexels


-END-
作者丨郭眉含 陈雨歌 钟  宸 廖  璜

编辑丨廖  璜

值班编辑 | 张晨露

运营统筹 | 周智珊 陈子桐

运营总监 | 温泓烨 梁   栋

 推荐阅读 

[1]如何更好地融入与推进采访 | 作者手记

[2]7小时采访,49个做题文件,4个月我们收获了什么?| 作者手记

[3]四次碰壁、改提纲、修稿,我们做了什么|作者手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度训练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